查看: 14320|回复: 9

[教学随笔反思] 教学反思之一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21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1世纪教育网微视频制作招聘启事
本帖最后由 enjoy2010 于 2012-2-21 19:56 编辑

                 低下头,才能走进学生多彩的世界

教学中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事,有的渐渐淡忘了,但有的却依然清晰可见。一个男生,让我走进了学生多彩的世界,我也因为学生的发现而发现着,因为学生的成长而成长着。

“老师,做出来了!做出来了!你们快来看呀!”一个男生激动地向我喊道。

这是我上的一节课“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情景,课堂上学生要选择大小相同的萝卜条或马铃薯条分别浸泡到盐水和清水中,根据其重量变化或软硬变化来判断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他们要根据本组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科学探究,并汇报探究结果,所以课堂容量比较大。就在这时,有一个小组的一个男生给我出了个难题,他说:“老师,我们小组想用显微镜来观察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用显微镜?我听了一愣。他看出了我的疑惑,开始汇报他们小组的想法:把洋葱表皮分别浸泡到清水和盐水中,然后制成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我认为显微镜的使用和装片的制作需要的时间长,但课堂上时间短,不易观察到效果,而且这是高中才接触到的内容,有一定难度,所以马上给予否定。但他们并没有因为我的否定而放弃,而是坚持要做。切取洋葱表皮、用清水和盐水浸泡、制作临时装片、染色、观察,忙得不亦乐乎。实验终于做完了,可由于浸泡时间短,加之染色不均匀,观察时却失败了,我以为他们肯定要放弃了,可他们并没有气馁,小组研究讨论重新制定方案。这次他们大胆创新,直接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做,不用染色,而且延长浸泡时间。第一次观察没有明显效果,第二次观察似乎有了转机,第三次观察成功了。他们那娴熟的动作,俨然一个个科学家在进行科学探究,一个不起眼的小小的洋葱表皮在在他们手上竟然成了搞科研的有价值的材料。改进的实验效果很好,不仅从宏观上观察到了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而且从微观上也观察到了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看到在显微镜下对比如此鲜明的细胞时,看到细胞吸水失水后体积的变化时,他们高兴地喊了起来。学生的兴奋打乱了我这节课精心设计的结尾,我带着几分惊喜,也带着几分遗憾走下了讲台。惊喜的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有了新的发现,遗憾的是事先准备的精彩的结尾没有时间展示,却匆匆结束,心里总有些不是滋味。

在课后,我认真地反思了这节课,一节成功的课到底是什么样?难道只有按照事先准备好的环节来上并且达到了教师自认为满意的程度才算是一节成功的课吗?一节完整的课与学生的思维碰撞后获得的惊喜相比,哪个更重要呢?

我冥思苦想着、反问着、探寻着。社会的发展呼唤创新,教育改革更需要创新,我们需要的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生物学科中,进一步突出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并将科学探究置于核心地位。那么我为什么要限制学生思维呢?有时候一些意外的惊喜的出现,可能就会打破一节课的时间的限制,虽然事先准备的课没有预期上完,但学生通过自己智慧的双眼、开放的思维发现了问题,而且是我教了五年书都没有发现、也从来没有去尝试的问题。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激动,更让人兴奋的呢?

反思过后,我庆幸学生有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不再迷信教师,不再迷信权威,同时也为自己的行为而深深自责。在以后的课堂上,我经常告诫自己千万不要因为我的“独断”扼杀学生思维的发展,千万不要由于我的“武断”泯灭学生创新的火花。

还给孩子蓝天吧!让他们尽情描绘未来的蓝图。

还给孩子自由吧!让他们的心灵奔驰无约束。

还给孩子童真吧!让他们去感受生活、感受自然。

在以后的课堂上,我继续变换着方式与学生交流,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创设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我不再限制学生的思维。课堂不再是从前的鸦雀无声,探究课不再是以前按部就班甚至连实验材料的选择都不敢轻易调换的探究,不再有面孔威严的教者和唯命是从的学生。这里有激烈的争论,有潜心的研究,有自如的阐述。我惊讶地发现学生开始用事实、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质疑,并把这种方法带进了所有的课堂。一节探究课结束了,但他们的探究活动远没有停止,还沉浸在亲自探究的乐趣中。其实对每个学生来说,他们渴望的就是教师真正地放手让他们去探究,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放飞他们的思维。至今,在我眼前还总会浮现出那个男生兴奋的样子,“老师,做出来了!做出来了!”他的声音还在我耳边回荡着。是他让我更多地关注了学生多彩的生活,也走进了学生多彩的世界。

请相信吧:

只要拥有一个广阔的空间,学生就能放飞想像的翅膀,翱翔于万里蓝天;

只要拥有一片探究的沃土,学生就能耕耘不辍,收获金色的秋天;

只要拥有一个发展潜能的平台,学生就能尽显英才,创造一个精彩的世界。

而教师只有低下头,才能走进学生多彩的世界。低下头,你会发现,学生的世界如此精彩!

相关帖子

21世纪高考资源频道隆重上线
 楼主| 发表于 2012-2-21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21世纪教育网微视频制作招聘启事

                        留给学生思维放飞的空间

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为了赶教学进度而不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间,无形中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意识。这是我在近几年教学实践中逐步认识到的一个问题。由此我想到自己小时候发生的一件事情:有一次我到外面去玩,看见一只蝶蛹在茧中挣扎了很久。我觉得它很累,出于好心,回家拿来了剪刀,小心翼翼地把茧剪破了,让这只幼蝶飞了出来。然而不大一会儿,这只幼蝶竟然死掉了。后来我才明白,这只幼蝶在茧中挣扎,是为了锻炼自己,让自己的身体更加结实,翅膀更加有力,从而使自己得以生存和飞翔。可是我的这种“代蝶破茧”的作法却害死了它。

在教学中我时常犯“爱心”错误:忽视了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面对困难、挫折时的挣扎。比如说:在生物教学中,学生学习“茎的输导作用”这部分内容时,传统的教法是教师把带叶的枝条插在红墨水瓶中,一会儿发现叶脉变红了,说明导管有输导水分的功能。我就采用了传统的方法,整个实验由我一手包办,不让学生思考,教学结果直接传授给学生,学生并没有经历知识的发生过程。近两年我改变了这种教法。我这样设置问题:你怎样证明茎里的导管有输导水分的功能,除了书上介绍的方法,你还能想出哪些方法?学生纷纷动脑思考,这时我发现学生蕴藏着很多创新思维的火花。

由此我想,像以往那样,不让学生去思考或者用“剪刀”剪掉学生遇到的束缚和困难,以利于学生从无知的“茧”中爬出来,其实扼杀了学生创造的灵感,扼杀了学生自主发展的精神,由此培养出来的学生依附性强,很难具有努力探索的精神和迎接生活挑战的能力。

过去,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呵护”太多,“替代”太多,我们总是站在“茧”旁唠叨:别人是人,你也是人,别人能从茧中爬出来,你为什么爬不出来?于是各种“代蝶破茧”“拔苗助长”的措施就纷纷出现了。学生尝到了压力和恐惧下学习的苦头,于是金色的学生时代变得黯然失色,明亮的眼睛变得暗淡无光。这种教育是“无生、无我”的教育,把人当做了社会的附庸,把学生当做教师的附庸,教育就蜕化为一种“抱着走、嚼碎喂、满堂灌”的包揽行为。有一个事实,大家可能都知道:中国的中学生在参加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总是获得冠军,可是为什么就没有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我想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学生没有发展的潜力和后劲,没有强调“个人独创的自由发展”,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是让学生自主发展,它体现着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是平等自由地共同探究,不是指令,不是代替,更不是让茧中幼蝶违心屈从。

    学生的头脑不能被同化,学生的思想也不能被“克隆”,让学生在知识的茧中少一些奴性,多一些野性,让他们自己从“茧”中爬出来吧!
教育论文放心发表
发表于 2012-2-22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21世纪教育网微视频制作招聘启事
非常好的二篇教学随笔,感谢楼主分享。
21世纪高考资源频道隆重上线
发表于 2012-2-22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21世纪教育网微视频制作招聘启事
在教学中不断的反思,教学才能进步。向你学习!
21世纪高考资源频道隆重上线
发表于 2012-3-4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21世纪高考资源频道隆重上线
发表于 2012-7-24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21世纪高考资源频道隆重上线
发表于 2012-10-31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21世纪教育网微视频制作招聘启事
非常好的两篇教学反思,向你们学习
21世纪高考资源频道隆重上线
发表于 2012-11-6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21世纪教育网微视频制作招聘启事
非常好的两篇教学反思
21世纪高考资源频道隆重上线
发表于 2012-11-11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21世纪教育网微视频制作招聘启事
非常好的二篇教学随笔,感谢楼主分享.
21世纪高考资源频道隆重上线
发表于 2013-12-9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21世纪教育网微视频制作招聘启事
写得非常好啊!值得偶们学习的。
21世纪高考资源频道隆重上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免责声明 | 帮助中心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意见和建议 | 友情链接 | 站点地图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横岗社区力嘉路108号B栋B6 邮编:518000
© 2006-2024版权所有©深圳市二一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21世纪教育网 粤ICP备11039084 粤教信息(2013)2号

工作时间: 9:00a.m.-6:00p.m. 
服务电话: 4006379991

网络支持:深圳市二一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