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327|回复: 13

中考已经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临门一脚至关重要,如何做最后冲刺工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30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1世纪教育网微视频制作招聘启事
每年到这个时候,都会非常纠结,学生的学习也进入了高原期,听听都懂,做做常错,对此作为老师束手无策;常采用学生自己整理看书、看做过的试卷、错题梳理;或者教师讲专题、讲课表图和实验思考、综合全真模拟等,都觉得效果不太好,想听听同行们做法和意见。
21世纪高考资源频道隆重上线
 楼主| 发表于 2016-5-30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21世纪教育网微视频制作招聘启事
一、创造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励、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1、创设融洽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心理障碍
心理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情绪和积极的情感对学习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许多教学实践也表明:学生怀着愉快的情绪,充满希望和自信的心境去学习,学生敢于质疑,其学习效果就好。由此可见,创设融洽的师生关系,创造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能起到稳定和巩固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从而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努力学习的催化剂。只有尊重、信任、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教学民主,保持教师的人情味,通过课堂这个窗口和学生建立朋友式的平等关系。在讲与练中,通过创设“和谐的情景”,即用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眼神、亲切的言语、饱满的情绪去感化学生,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情感双向交流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融洽和谐的心理环境。
2、创设民主的氛围,引发认知冲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导是创设教学民主的关键因素。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创设这种愉悦情景。
首先,导入要精彩。或温故知新,从已知引人未知,顺理成章;或设疑布阵,引起悬念,使学生思维定向;或演示实验,创设情景,使学生兴趣盎然;或展现图片,运用挂图投影动画,使学生增强直观感受。
其次,目标要分层。教师要不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使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果子”。使每个学生,在每一堂课都有所收获。
第三,达标形式要多样。或集体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第四,反馈要及时。教师对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学生,要及时给予恰如其分的赞许,以激发其积极性。这样做也可以引起其他同学的仰慕,使其他同学也跃跃欲试,从而形成学生“心求通”、“口欲言”的乐学氛围。
经过教师宁静的沉思、潜心的创造、执著的追问、从容的表达,为学生创设一种触及心灵的影响,使认知、交往和审美真正地培养人的精神,培植直面心灵和真实的勇气,生成洞幽察微的睿智和深刻。师生之间坦诚的诘难问疑,真诚的对话交流,唤醒着彼此心中的眷念与期待,这样的课堂中,也才会有开启幽闭的思绪,也才会放飞囚禁的情愫。
21世纪高考资源频道隆重上线
 楼主| 发表于 2016-5-30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21世纪教育网微视频制作招聘启事
5、建立鼓励学生质疑的发展性学力评价体系
“木桶盛水原理”告诉我们,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创设公平竞争的学习情境,让每个学生去体验成功。在课堂上利用所学内容开展各种类型的竞赛活动,可以唤起学生强烈的荣誉动机,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内驱力。大量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处于竞争状态时,其智力、体力和情绪都变得饱满、紧张、自我成功的需要非常强烈。为了创设这种成功的情景,我经常在教学中开展“练一练”、“试一试”、“比一比”活动,不断把学生引向一定的学习目标,使学生的成功动机由潜伏状态变为激活状态。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实行鼓励性评价,也能使学生得到成功的心理体验。学生能在英语课堂中有所表现,这是他们冲破闭锁思维,获得智力发展的飞跃阶段。而要使学生敢于表现、乐于表现,教师就必须鼓励这种成功的心理。为此,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不断表扬、鼓励学生,使他们心里充满自豪与喜悦。另外要特别注意后进生,对他们要不断地给予引导与鼓励,对他们的尝试予以肯定与表扬,让他们在尝试中看到自己的成功,取得自信,从而形成一种人人追求成功、向往成功的心里氛围。

在新课程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首先让学生明确“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努力寻求和创设一种平等、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敢于放下架子,给出学生创造一种敢想、敢说、敢做的开放氛围。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恰当的肯定评价,对于提出好问题的学生要鼓励其进一步探索创新;对于好问但总是抓不住要点学生,不嘲笑、不讽刺,要对其进行耐心指导,予以信心,让他们在提出问题之前先通过积极思考,以便提出来有意义的问题;对于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一旦他们提出问题,首先要肯定其勇气,然后再帮助其分析、解决;对于提出来与自己不同见解的学生应采取尊重和鼓励的态度。这样学生才可以无拘无束地用自己的方式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积极主动的进行思考和探索,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不同的发展时间来展开问题的本质,展示思考问题的思维过程,从而使学生学到提出问题的方法,体味到提出问题的乐趣。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经常给于启发和指导。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就能找到提出问题的素材。问题可以从理论学习中来,从实验中来和从日常生活中来。要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关键要靠教师的引导,让学生逐步养成提出问题的习惯。
美籍华裔科学家李政道说:“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自己会不会提出正确的问题”。研究和创新的起点不是已有的问题,而是从现象和事实中提出的新问题。提出新问题是科学研究的最重要一环。一个人一旦向自己提出了某个问题,产生了解决它的欲望,形成了“问题意识”,就能够更敏锐的感受和觉察与该问题有关的信息,提高对无关信息的抗干扰能力。问题使人的注意力具有明显的指向性与选择性。从“主体化教学”的角度讲,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意识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活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而教师只能起旁敲侧引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学生要学会发现问题的能力及提出问题的意识,教学过程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正是这个意思。
案例1:
21世纪高考资源频道隆重上线
 楼主| 发表于 2016-5-30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21世纪教育网微视频制作招聘启事
三、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可以从科学探究的步骤中思考:假设与猜想,设计实验,实验验证,等,作为重点展开)
问题情境是指学生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创设问题情境的实质在于揭示自然现象的矛盾、引起学生内心的冲突,动摇学生已有认识结构的平衡状态,从而唤醒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进入问题探究者的角色,真正“卷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以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学到学生终生有用的知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而传统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少,被动接受多;自我意识少,依附性多。“灌输”的教学模式,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造性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提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质凝。创设质疑情境,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1、创设实验情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创设实验情境就是教师利用现有实验条件,设计一些新颖的、引人入胜的、兴趣的实验情境。使学生欲答不能而迫切需要求得的问题,在学生在心理上产生“疑问”,从面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案例1:在学习《大气压强》的节新课中,大气压的存在并很大,学生很难理解,教师演示一组实验:覆杯实验、抽出空牛奶盒中的空气、随时控制瓷沙壶中的茶水进出、不用手可移动桌子上的玻璃杯、胶头滴管中的液体不会落下来等实验,展示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产生疑问,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现象?然后让学生生活中实验进一步验证大气压确实存在,如汽车上装饰用的不吸盘、瓶吞蛋实验、模拟演示马德堡半球实验和试管吞试管实验。从而引发一系列问题:大气压的大小?大气压如何测量?大气压(高度、体积、温度、天气等)如何变化?大气压的产生的原因?如没有大气压会如何?促使学生去思考、探究、实验。
案例2:在学习《氢气的性质》一节中,复习氧气的性质的基础上,激荡励进行氢气物理性质的探究。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头脑中会产生许多问题:氢气的颜色、气味、密度、溶解性。让学生
这一实验情境使学生大脑里马上产生了兴奋剂,思维被迅速激活起来,从内心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21世纪高考资源频道隆重上线
 楼主| 发表于 2016-6-6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21世纪高考资源频道隆重上线
 楼主| 发表于 2016-6-6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21世纪教育网微视频制作招聘启事
观点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过去大家不明白什么叫爱。我觉得“爱”首先是要尊重与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的基础、尊重他们的需要、尊重他们的人格。
    有些教师布置作业、对学生体罚,包括父母打骂孩子,看上去好像也是“爱”孩子。他们自己也说这是为孩子好,是“爱”孩子的表现。类似,有些家长对孩子的需要无限制的满足。这看上去也是一种“爱”,但是,那叫“溺爱”。
    那么我理解的“爱”究竟是什么你?
   “爱”是尊重孩子人格的发展,不是爱成绩。如果孩子分数提高了,但是心理扭曲了,这便不是“爱”。爱孩子是要为他们将来的幸福做长远地考虑。听到这里,有的人就要说了:“现在是牺牲童年的幸福,来换来将来的幸福。”我要说的是:“如果童年没有幸福,那么将来也不会有幸福。”
21世纪高考资源频道隆重上线
 楼主| 发表于 2016-6-6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21世纪教育网微视频制作招聘启事
  观点二:“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
     对于“学业负担重”这一问题,我觉得其主要源于“心理负担”: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固然感觉不堪重负。这时,有读者就要提问了:“是不是因为国外学生负担较国内学生轻的原因呢?”
     经调查结果显示,一些国外优质学校,其学生的学业负担也很重,但是他们与我们有着不同之处:学生自己喜欢并愿意主动去学习,而我们的学生是被动学习。
     由此看来,我们要培养创新人才,首先,需要放弃强迫的手段来促使学生学习。然后,需要培养学生的兴趣,不要形成心理压力,有空余的时间让学生思考问题,让学生学习他喜爱的课程和课外活动。给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最公平的教育,把选择权还给学生,让他们选择喜欢的东西。
21世纪高考资源频道隆重上线
 楼主| 发表于 2016-6-6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21世纪教育网微视频制作招聘启事
观点三:“教书育人在细微处”。
     学生的感情是相当丰富的。越是低年级的学生,感情越是丰富,同时又很脆弱。所以往往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学生。教师的一句表扬会使学生受到鼓舞,迸发潜在力量,往往会事半功倍,学生会将此铭记一生;同时,教师无意中说的某句伤人的话,往往会导致不同的严重后果,学生也会记住它。
21世纪高考资源频道隆重上线
 楼主| 发表于 2016-6-6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21世纪教育网微视频制作招聘启事
观点四:“学生成长在活动中”。
    学生的成长并不单单是依靠教师的言行说教,而更重要的是依靠与学生自己的活动。那么包含哪些活动呢?“活动”包括他们学习知识,让他们在参与的活动中主动地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思想品格得到锻炼,责任感、沟通能力、合作精神、诚信都能得到培养。
21世纪高考资源频道隆重上线
 楼主| 发表于 2016-6-6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21世纪教育网微视频制作招聘启事
从社会角度而言,首先,教育的矛盾是社会问题的反映。不可否认,现在社会中存在分配不公。2007 年10 月我在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减负”座谈会上,就曾呼吁停止奥数班,我说奥数班摧残人才,结果当场就有一个学生说:“我不学奥数就上不了初中,上不了初中就考不上高中,考不上高中就上不了好的大学,上不了好大学毕业以后就找不到好的工作,我怎么养家糊口?”这种话出于小学生之口,又是可笑又是可悲。说明这是一个社会矛盾在教育内的反映。
21世纪高考资源频道隆重上线
 楼主| 发表于 2016-6-6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21世纪教育网微视频制作招聘启事
家长和学生也有很多传统观念。比如“学而优则仕”,觉得书读得好就该当公务员,就该当白领,中国没有国外“学而优则工”或“学而优则农”的想法,这也是社会观念和社会心理的问题。
21世纪高考资源频道隆重上线
 楼主| 发表于 2016-6-6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21世纪教育网微视频制作招聘启事
中国是人情社会,别人家孩子考上清华北大,自己孩子考上地方院校,家长和孩子都觉得没有面子。这种文化和心态产生了教育的竞争,你让孩子学奥数我也要让孩子学,而不管孩子的能力或者兴趣。这种攀比表现在所谓“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种攀比不仅存在于个人,甚至上升到一个地区的政绩观。
一个教师曾经告诉我,某年因为考试成绩优异,他们地方上领导请教师们吃饭,领导要求明年学校升学率继续提高。只要具备常识的人都知道,升学率本来就是一个常数,与整体的教育质量没有任何相关,一个市升学率的提高必然伴随着另外一个市升学率的降低,所以专注升学率,实质是关注政绩。
21世纪高考资源频道隆重上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免责声明 | 帮助中心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意见和建议 | 友情链接 | 站点地图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横岗社区力嘉路108号B栋B6 邮编:518000
© 2006-2024版权所有©深圳市二一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21世纪教育网 粤ICP备11039084 粤教信息(2013)2号

工作时间: 9:00a.m.-6:00p.m. 
服务电话: 4006379991

网络支持:深圳市二一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